(圖為示意圖,非事件當事人)
根據警方說明,當時看見一名年約3歲的小男孩,獨自騎著玩具車在街上遊蕩,身邊竟然沒有大人陪同,雖然小男孩並沒有哭鬧,車上來來往往的車也不見男孩有緊張的模樣,但3歲小孩在路上遊玩很危險,警察詢問小男孩,但他表達還不清楚,因此無法說出自己的姓名和住家地址,警方只好挨家挨戶詢問,經過一個小時的努力,才找到孩子的阿嬤。
原來阿嬤正在準備晚餐,沒有料到小孫子竟然能打開大門「開車」外出,看到寶貝孫子被安全帶回,阿嬤連忙道謝。
小小孩正處於好奇心強、想要探索世界的年紀,大人若「一時疏忽」,可能釀成無法挽回的後果,警方提醒民眾,家有小小孩的家長和照顧者,一定要加強居家安全放戶,意外僅在一瞬間,避免類似事件再度發生。
幸好小男孩遇到好心的員警安全回家,也讓這起事件圓滿落幕,但這也凸顯家裏有幼童的家庭,照顧者真的不能鬆懈。
根據國民健康署的建議,家長可參考《兒童居家安全環境檢視手冊》,逐項檢視家中潛在的危險,以下是幾項重要的安全措施:
家具應平穩牢固,避免滑動或翻倒,尖銳的邊角應進行圓角處理,比如貼上防撞貼條,可以減少撞傷風險,若家裡有摺疊桌,應該要放置在幼童無法碰觸的地方。
電器用品應放置在幼兒無法觸及的地方,電線應固定,避免幼兒拉扯導致意外,插座應該要高於110公分以上或是設置保護蓋,用家具隱蔽在後方也是安全選擇。
清潔用品、酒精、藥物、刀具、剪刀等危險物品,應收納起來,避免幼兒拿去玩,抽屜也可以加裝安全鎖,讓幼兒不會輕易取得危險物品,也可以防止發生夾傷意外。
5.浴室安全
浴室地板應有防滑措施,避免幼兒滑倒,浴缸、水桶等容器應避免儲水,防止溺水風險,切勿獨留孩子在浴室裡泡澡、玩水,即使一分鐘都可能稍有不慎而發生意外。
窗簾繩勒住小孩造成窒息的意外也不少,平常就要收短窗簾繩,另外電線、延長線等繩索類的物品也要收再幼童拿不到的地方。
當然,即便家裡非常安全了,也不要忘記要時常檢查,確定安全措施都完善,無鬆脫、不牢固的狀況發生,嬰幼兒尚無安全意識也還沒辦法溝通,將孩子放在身旁、不離開視線的妥善照護是最安全的,等到孩子稍大一點,即要時時教育、提醒他們的安全知識。
這起事件雖無人受傷,但也再次提醒我們,年幼的孩子對世界充滿好奇,卻還不懂什麼是危險,尤其在隔代教養或人力不足的情況下,照顧者往往一心多用,在料理家務與照看嬰幼兒之間,難免會有忽略的瞬間,這次有驚無險,也給每個照顧者敲響了一記溫柔的警鐘——留心孩子的動靜,就是守護他們最溫暖的方式。
撰文/王佳琦
圖片來源/photo-ac
*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,均由《嬰兒與母親》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,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,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,違者將依法處理。聯絡信箱:[email protected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