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專欄 專家專欄

如何調整寶寶的時差,外宿旅行必知,9招安排寶寶舒適睡眠!

長假來臨,許多家長準備帶孩子出國增長見聞,這一篇文章獻給即將要調整,或是正在調整歐美時差的家庭們。
如何調整寶寶的時差,外宿旅行必知,9招安排寶寶舒適睡眠!

 

如果目的地的時差小,例如從台灣去日韓澳只有時差1~2小時,其實這樣的時差很容易調整。

如果目的地時差巨大,例如從台灣去美東有時差12小時,或是從歐洲返台有時差7小時,那麼全家在調時差時,父母的確會比較累,例如清晨4am時父母還想睡,但是孩子已經精神抖擻地起床了!

 

調整期待值,建議孩子慢慢調時差

其實,人體一天可以調 1~2 個時區,也就是說,如果時差 12 個小時,人體至少會需要 6~12天才能完全適應。

但是,大人在調時差的時候,往往會對自己下狠手,例如第一天就熬到 9pm才睡覺,所以只需要一天就調好時差。但是,年紀幼小的孩子體力比較差,有些寶寶如果第一天就貿然熬到 9PM 才睡覺,寶寶可能會過累大哭大鬧,這種情況下,建議慢慢調時差,例如每天延後 1 小時就寢,第一天 6pm、第二天 7pm、第三天 8pm,以此類推。

就算小孩第二天就可以按照當地的時間睡覺了,也不代表他體內的其他系統(例如消化系統)有跟上新的時區。因為時差的關係,白天時孩子可能昏昏沉沉的沒有食欲,導致正餐時間吃不下,建議幫孩子準備他喜歡吃的食物,正餐之外也可提供多次點心,確保白天攝取充分的營養,這樣晚上才不會餓醒。

換句話說,調時差的頭幾天,大人小孩都會比平常累,所以頭幾天保持行程鬆散,重頭戲行程盡量安排在旅遊的後半段。

 

時差

▲到歐美國家旅行,必須先做好克服時差的心理準備。

 

第一天:有活著就好

旅遊的第一天通常舟車勞頓,全家人趕著搭飛機、接駁車等等,這麼忙綠的一天,建議父母降低對於睡眠的要求。

如果是清晨降落的班機 

在飛機上盡量讓孩子多睡一點。準備遮光布和白噪音打造黑暗安靜的睡眠環境,抵達目的地後,如果孩子累了可以讓他提早小睡。因為旅途勞累,總小睡時數可以比平時多1小時,但不行放任孩子一直睡,不然晚上孩子就不睡了,導致調時差更困難。飛機降落後,建議白天讓孩子喝飽吃足,晚上才不會餓醒。抵達目的地後多曬太陽,太陽會告訴身體當地的時間,加速調時差

如果班機是晚上降落

落地前的幾個小時,把小孩叫起床,飛機上要吃飽喝足。抵達目的地之後,像往常一樣吃晚飯,然後進行睡眠儀式,包含洗澡刷牙喝奶床邊故事等等。

 

迎接旅行的第一晚

寶寶一定會夜醒,而且可能醒來多次睡不回去,因為寶寶的生理時鐘還沒跟上。今晚的目標是保持燈光昏暗,進行安靜遊戲,例如陪樂多黏土、拼圖、閱讀之類的。

半夜切忌給小孩平板和手機,螢幕的藍光會刺激大腦,讓身體以為太陽出來了,並且抑制睡眠荷爾蒙的分泌。電視比平板和手機稍微好一點,但也有聲光刺激,請降低音量,並限制電視時間在30分鐘以內。

如果孩子餓,可以準備一些輕食,例如起司優格之類的,切記提供糖分高的食物,因為糖分會讓小孩興奮地跳上跳下。

如果小孩三歲以上,可以考慮用條件交換鼓勵小孩眼多睡一點。譬如,「如果你眼睛閉起來再睡一下,那太陽出來後媽媽會獎勵你,陪你念兩本書。」

►第二~三天:找回作息

如果第一晚實在很糟,讓爸媽非常累,那麼爸媽在白天要找機會瞇一下,但不能瞇太久喔,不然時差會調不過來。如果孩子提早累了,就提早小睡,但要限制小睡時數,不能超過平常的小睡。如果出門在外,孩子可以睡在推車或背巾裡。如果全家回到旅館小睡,就一定要設置鬧鐘,以免全家一起睡過頭,影響調時差的進度。

白天多去戶外走走曬太陽,太陽會告訴身體當地的時間,有助於調時差;並且,戶外放電運動,有助於夜晚睡眠。

至幾天,盡量依照當地時間安排三餐,如果寶寶正餐吃的不好,那麼餐與餐之間要補充點心小食。

如果晚上孩子很早就累了,那晚餐不外出在房間裡吃,並提早上床。盡量比前一晚,再晚一點就寢,例如第一天6PM就寢、第二天7PM、第三天8PM,以此類推。

 

來到旅行的第二晚

今晚還是會夜醒,可以給予孩子安靜的遊戲。如果孩子肚子餓了,可以提供輕食。

►第三~四天:彈性作息

如果你的寶寶昨天清晨4am就醒來睡不回去,那麼從今天開始,每天晚1小時讓他離開床,例如今天4am才抱出,明天5am才抱出來,依此類推。

盡量按照當地的時間用餐,餐與餐之間補充點心。

白天多曬太陽,太陽會告訴身體當地的時間,有助於調時差。戶外放電運動,有助於夜晚睡眠。

盡量按照平常的作息安排小睡,如果提早累了可以提早小睡,要限制小睡時數,不能超過平常的小睡。如果出門在外,孩子可以睡在推車或背巾裡。

如果孩子清晨就醒來了,晚上寢的時間盡量不要早於6pm,並且每天延後1小時上床長睡眠,例如第一天6PM就寢、第二天7PM、第三天8PM,以此類推。

 

慢慢適應的第三~四晚 

今晚應該睡得更好了,應該不需要出動電視平板手機了。

 第四~五天:正常作習 

時差應該調得不錯了!

 

外宿旅行必知,9招安排寶寶舒適睡眠!

充足的睡眠是旅途順利的基石,在此分享9招專業技巧,教你如何安排寶貝的舒適睡眠,讓旅途更加順利愉快!

1.帶著睡飽的孩子出發

出發前一晚的睡眠很重要,盡可能呵護那一晚的睡眠品質。避免小孩過累引發哭鬧,讓孩子睡飽飽,讓你的旅途更加愉悅和無憂!

2.避免孩子晚上趕路

大人為了節省時間,常愛選搭夜班車或紅眼班機,但這可能讓小寶寶過勞疲累,一路哭鬧,導致其他乘客感到不適。建議父母們白天出發,讓寶貝的睡眠不受干擾,讓旅途更加愉快和無憂!

3.合理安排行程

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有更多體驗,不小心把行程排得太滿,導致孩子錯過睡覺時間而過累哭鬧,影響到整個旅遊的興致。建議父母們放慢腳步,保持行程鬆散彈性,避免孩子過累而鬧情緒。

4.呵護第一小睡

如果孩子需要2次小睡以上,盡量在民宿/旅館進行第一小睡,以確保孩子的睡眠品質,接下來的小睡可以在外面彈性處理,例如讓孩子睡在推車、汽座、背巾裡。第一小睡是夜晚睡眠的延伸,也是白天中深層睡眠比例最高的小睡,所以第一小睡很重要要好好睡。

5.聰明選宿

如果孩子習慣獨立睡眠空間,那麼外宿時應盡量安排相似的空間。如果住在親友家或民宿時,可考慮為孩子提供獨立房間。如果住旅館,預算允許的話,建議選擇附帶客廳的房型,安排孩子睡在客廳;若預算有限,則應在有限的空間裡盡量為孩子創造隱私空間。

6.睡眠環境

外宿時,盡量為孩子安排跟家裡相似的睡眠環境。如果你計畫帶自己的攜帶式嬰兒床旅遊,可以在出發前先讓孩子在家裡練習睡攜帶式嬰兒床。大部分的旅館和民宿會提供嬰兒床,但需提前預訂。如果是借住朋友家,請借用他們的嬰兒床,或是租一個。除此之外,記得帶上孩子睡覺的物品,例如白噪音機、安撫娃娃、慣用的床單等,這些物品可以讓孩子感到舒適,有助於入睡。

7.維持睡眠儀式

出門旅遊時,因為行程緊湊通常都會比較晚睡,但仍建議做睡眠儀式。可以做一個簡短版,向孩子的大腦和身體暗示即將進入夜晚睡眠,有助於孩子入眠。

8.調時差

  1. 如果旅行的時間不到三天,建議維持寶寶原本的生活作息,不需調整時差。

  2. 如果旅行時間較長,建議盡早幫助寶寶調整時差,以適應當地時間。

  3. 如果旅行時間不長,但仍想幫助寶寶調整時差,可以調一半就好。譬如,澳洲跟台灣有2小時時差,那就調整1小時就好,這樣回台後也比較容易調回來。

調時差時,可以多曬太陽,促進生理時鐘跟上當地時間。

9.回家

在旅行期間,如果不慎養成不良睡眠習慣,千萬別把壞習慣帶進家門。回家之後,儘速回到原本的睡眠作息,並幫助孩子複習自主入睡。

 

撰文/Grace 阮湘雯

資料參考/酣然hanransleep

圖片來源/pexel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