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懷孕 名人家庭

張齡予兒子新生兒篩檢發現「水腎」,為孩子離開主播台!為母則強,要做小孩驕傲的媽媽

張齡予對兒子小班長的愛,來自年年月月日日的陪伴,辭去主播、轉換跑道,都是為了成為孩子驕傲的媽媽!
張齡予兒子新生兒篩檢發現「水腎」,為孩子離開主播台!為母則強,要做小孩驕傲的媽媽

 

兒子患水腎,張齡予變身瘋狂媽媽

張齡予專業播報的主播形象,讓觀眾記憶猶新!現在的她,成功轉型為全方位藝人,並常在臉書和IG分享育兒生活,兒子小班長活潑好動的可愛模樣,深受喜愛。但廣大粉絲對於她卸下主播身分十分不捨,她透露,主要因兒子新生兒篩檢出「水腎」問題。

當時醫師告訴她,小班長的兩顆腎臟異常狀況不一,一側為中度水腎,另一側為重度水腎,她形容,第一時間得知時,「簡直是晴天霹靂!」

張齡予跟先生一言不語的看完關於水腎文章,沉默約20分鐘後,他對她說:「這是小事情,他會好的,只是他現在太小了,之後他會好的!」這些話給了她安定的力量。

但即使先生再怎麼安慰她,表面上再如何維持鎮定,她心裡還是會隱隱約約的害怕,「萬一孩子不會好呢?」當了媽媽後,掛慮擔心就不會停止了。

半年檢查一次,對張齡予來說太煎熬了,一開始常等不到半年,又帶著小班長看另一位醫師,一連掛了三、四間醫院的小兒或腎臟科醫師後,她才發現每位醫師都講差不多。

「看到第三位醫師時,才驚覺我變成一個發瘋的媽媽!」身為一名健康管理師,以前的她,會認為要相信專業,「但遇到自己的小孩,完全沒辦法冷靜。」

需要常跑醫院,只好辭去主播

醫師表示,九成的孩子的水腎狀況,會隨著他長大越來越好,但她就是不願相信這件事,「因為當下不知道未來,所以就會擔心真的會好嗎?為何兩次檢查都差不多呢?」

因為這樣的擔心,讓張齡予和先生一直沒有對外公開小班長的狀況,「這種感覺跟懷孕3個月內不能講一樣,就是種小迷信!」直到兒子的水腎,在兩歲多漸漸痊癒,「只剩一側是輕度水腎,另一側則已恢復正常。」他們才放下心不再避談。

回想起這一、兩年之間,兒子有時會有不明原因的感染發燒,尤其當他燒退不下來時,張齡予便會帶著孩子直接衝去醫院急診,追問醫師:「是不是水腎害的!」變成一個瘋狂的媽媽。

因為必須常跑醫院,沒辦法常跟同事調班或臨時換播班表,讓她不得不做出離開主播台的決定。「我以為會一直待在新聞圈,但人生最大的意外是小班長,他的出生,讓我真真切切感覺一個小生命就在眼前,必須對他負責!」

換跑道突破舒適圈,兒子是貴人

為了陪伴孩子成長,轉型成全方位主持人,對張齡予來說是全新的體驗,「能逼迫我前進成長、突破舒適圈和同溫層,孩子算是生命中最重要的貴人。」

她認為,新聞主播和主持人,雖然都是傳達真實資訊的工作,「但主持可以添加許多個人特色,輕鬆親切的風格比較像私底下的我!」

張齡予感性的說,未來選擇工作的標準在於:「小班長有這樣的媽媽,會不會覺得驕傲呢?」她希望孩子之後看到媽媽新聞時,「不會覺得很糗,能以我為榮,這大概是所謂『為母則強』吧!」

她強調,所謂「為母則強」其實是讓自己變得更強,當媽媽後要學習很多東西,更跳脫只在乎自己、只為自己著想的片面視角,「孩子是帶我認識自己,甚至是找到更好自己的途徑。」

就像是過兩歲的小班長,到了什麼都說「不要」的年紀,他雖然不會表達強烈的抗議,但會表現他的不滿。

最長情的愛,就是陪伴

有一次,張齡予碎唸完他之後,兒子獨自在旁邊玩磁力片,嘴上還一邊唸唸有詞,她湊近去聽之後,才發現他正在把媽媽對他說的「不可以怎麼樣」覆誦出來,令她當場噴笑:「原來這個小生命,真的有在聽我們說什麼!

這個經驗也提醒她:要把孩子當成大人來溝通!別用強制性和權威性的語言去對待他,「要用引導的方式,讓孩子徹底理解,並自己找到判斷事物是非對錯的標準。」她強調,若孩子似懂非懂的聽了,卻無法舉一反三,又有什麼意義呢?

張齡予堅定的說:「最長情的愛,就是陪伴。」她和先生的共識,夫妻倆至少有一人在家陪小孩,即使親子只是站在路邊,一起數著共經過了幾台車,也能讓孩子感受父母陪伴的幸福。

她說,「每次耐著性子跟兒子解釋後,才發現原來很多的美好,是我們習慣了,所以忘記了。」養育孩子後的滿足,變得很簡單,「提醒我們去享受和孩子相處的當下。」因為如此幸福,這般的純真,具有時效性。

 

採訪撰文/游資芸

圖片提供/張齡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