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專欄 專家專欄

照顧好自己,再來與人連結,你比自己知道的還要好,你能自我察覺!

在我們忙碌的生活中,與他人的連結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,然而,這種連結之前,我們必須先確保自己的狀態良好。只有當我們能夠有效地管理自己的能量和情緒時,才能真正投入並享受與他人的互動。
照顧好自己,再來與人連結,你比自己知道的還要好,你能自我察覺!

 

先把自己照顧好,才能好好的與人連結。

我們是群居的動物,很難完全與他人隔絕。我們有渴望也有義務,可是和他人連結之前,千萬要先照顧好自己,確定自己的狀況,再去和他人連結,甚至協助它們,才會有好的經驗。

有幾個典型的徵兆,表示你需要先把自己照顧好:

一、經常想要取消或避免與人的連結:

你本身的能量可能太低,如果這時候還要分配給其他人,你可能會吃不消。因此你會感覺社交或表達特別辛苦,能夠少一次就是一次。如果不可取消的,只好硬著頭皮去,但是明顯感受到自己的心力不足。

二、在活動或聚會當中,希望盡早結束:

你可能可以強迫自己去投入每次的聚會、會議、社交、或義務,但是你知道這些都是你努力撐出來的,結束以後,你會感覺需要更多更多的休息,才能恢復精力。因此,你會感受到內心渴望提早結束,時間對你來說有種說不出的壓力。

三、對原本新鮮的事物提不起勁:

當自己能量過低的時候,有可能會對原本喜歡的事物、食物、圈子,都會失去動力。提不起動力,也不想多花力氣去規劃、思考、安排原本應該會很投入的活動,即使假日也沒有做甚麼,但依然感覺很累。

四、對於還沒發生的事情,經常覺得擔心或焦慮

未知的確會讓人擔憂,但是通常在可以控制的範圍。如果對於未來還沒發生的事情,經常覺得擔心、心理放不下,常常想到很多可怕的結果,可能被害怕無法控制的感覺困住了。

五、他人連結的時候,經常擔心自己的表現

最常見的焦慮來源之一,就是害怕自己表現不夠好。常常讓人想要和人連結、卻又害怕和人連結。想要好好表現、想要爭取一個機會、想要主動開口、想要突破自己,可是又害怕自己做不到。

這些都是常見的徵兆,可能自己還沒有準備好,或是最近需要多一點自我照顧和肯定,調整合理的自我期待,才能與人有更好的連結。

 

撰文\許嬰寧 鐵人心理師

圖片來源\心理師粉絲專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