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專欄 醫師專欄

立秋來了,3穴道1茶飲改善立秋常見咳嗽與皮膚問題!

隨著一年四季的推移,在大暑過後,便來到「立秋」節氣。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,標誌著秋天的開始。一般來說落在國曆8月7~9日,今年(民國114年)的立秋在8月7日下午1時51分。
立秋來了,3穴道1茶飲改善立秋常見咳嗽與皮膚問題!

 

「立」為開始之意,立秋預告夏季大熱的結束。

但在台灣的氣候條件下,立秋後仍常有高溫出現,暑氣未盡,涼意未足,形成中醫所說的「暑濕夾燥」的複雜體感環境。

在中醫理論中,秋主燥金,屬肺。燥邪易傷肺,而肺主皮毛、司呼吸,是人體重要的防禦與調節器官。此時若調養不當,容易出現呼吸道不適,如鼻塞、乾咳、咽乾喉癢等等,過敏性鼻炎患者患者尤其易發;也因為乾燥,有些人也會出現流鼻血的症狀。

肺主皮毛,此時也容易有皮膚乾燥搔癢等問題,尤其異位性皮膚炎、濕疹患者都應注意。

 

3穴道改善立秋咳嗽狀況

有咳嗽的狀況,可以針對以下穴道,用吹風機吹 10~20 秒作為保健。

►列缺穴

  • 列為分開,缺為器破,此穴如同閃電,手太陰經脈由此別裂而去手陽明大腸經。

  • 此穴位在手腕上方約 1.5 寸(食指橫寬兩指)處,橈骨莖突內側凹陷處,能摸到骨頭的凹陷處。

  • 如果有咳嗽、氣喘、頭痛等症狀,找它就對了!此穴又能通任脈(中醫謂八脈交會穴),喉嚨腫痛、胸部挫傷疼痛也可以用喔。

 

▲列缺穴

►尺澤穴

  • 澤為聚水之處。此為肺經的合穴,是經氣匯聚所在。

  • 此穴位在肘橫紋上,肱二頭肌腱的橈側緣。

  • 主治肅降肺氣、清泄肺熱、滋陰潤肺等功能,可以用來治療咳嗽、喘、甚至是胸滿脹痛的狀況。

 

▲尺澤穴

►合谷穴

  • 合谷為大腸經的原穴,也是四總穴之一,是大家熟悉且常用的穴道!

  • 合谷位於手背,第一、二掌骨之間,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。

  • 經常熱敷、按壓,可以促進氣血循環,也能預防感冒,在感冒初期時達到疏風解表的效果。

▲合谷穴

生脈養陰茶改善立秋皮膚乾癢

皮膚的乾癢則是推薦以下飲食:

1.可多攝取白色、滋陰的食物,如白木耳、百合、蓮藕、山藥、梨子等。

2.生脈養陰茶:

  • 材料:麥門冬 10 g、西洋參 5 g、五味子 5 g

  • 沖泡方式:將上述藥材洗淨,用 900 毫升水煮滾,轉小火約煮五分鐘即可。

  • 功效:養陰益氣、安神抗秋燥

 

 

中醫的經典《黃帝内經》是預防醫學的重要指南,許多中醫的養生之道都在書中記載。

其中內容提到:「秋三月,早臥早起,與雞俱興,使志安寧,以緩秋刑,收斂神氣,使秋氣平。」秋季的到來代表陽氣漸收,常會因氣候改變而產生憂鬱的情緒,在五行上也對應憂的情緒。情緒較敏感的人可能會在這個時節感到壓力較大,不妨調整作息,早睡早起,維持積極心態,適時發洩壓力;也可以在清晨至戶外慢慢的散步、拉筋,有助於維持身心的穩定。

立秋是轉化與收斂的季節,養生不在於大補,而在於「滋潤、生養、調節」。順應自然節律、調整作息與飲食,我們便能在節氣的轉角處,找到身心平衡的智慧。

 

撰文/魏僑 醫師 

圖片來源/馬光醫療網、Photo-Ac

 

 

魏僑 醫師

現職

建功馬光中醫診所 

學經歷

•義守大學 學士後中醫學系 學士

•國立陽明大學 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 學士

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中醫部

•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復健部物理治療科

•肌能系EDF貼紮技術 實戰專精班 研習學員

•物理治療師執照 第九十一屆國醫節中醫藥學術論壇壁報論文

•中醫婦兒科金牌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