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專欄 醫師專欄

孩子的玩具安全嗎?爸媽當心!這些器具與玩具比你想得更危險

爸媽自製器具、玩具要小心,危險就隱藏在細節中,比如前陣子抖音發起的自製蒸鼻器,引起燒燙傷;捲尺鐵片釀割傷;噴水玩具噴到眼睛險失明,以下就來為大家介紹各種危險物品。
孩子的玩具安全嗎?爸媽當心!這些器具與玩具比你想得更危險

 

4大具有危險性的玩具

1.懷舊短捲尺手環

我們小時候常玩的捲尺手環,大多是以鐵片加上絨布包覆,並製成可以凹成手環的形狀戴在手腕上,然而若使用時間一長,絨布可能會變得越來越薄,且被鐵片割破裸露出來,一不小心就會割傷手腕,今(2025)年1月就有四寶媽上網分享自己遭捲尺玩具割傷的狀況。

 

  圖片來源:莎拉是個四寶媽粉專

 

2.會噴水的洗澡玩具

黃色小鴨、小水槍……這些可愛的玩具陪孩子度過無數歡樂的洗澡時光,然而你知道這些會噴水的洗澡玩具,裡面的水可能有毒嗎!美國一名三寶媽就有這樣的經驗,某次保母告訴她,2歲兒子被洗澡玩具的水噴到,結果眼睛就變紅,原本以為無恙,沒想到一直沒消退,臉也跟著發炎紅腫,最後確診蜂窩性組織炎,幸好發現得早,治療後已痊癒。其實洗澡玩具裡面大多中空,不易清潔,如果有水更可能會發霉,就算勤清理也很難徹底洗淨,建議別購買無法徹底清潔的用品為宜。

圖片來源:TIME粉專

 

3.惡名昭彰的巴克球

美國於2009年發行巴克球,且熱賣至世界各地,然而這個體積小、有磁力的玩具卻在各地釀成意外,很多小朋友不慎一次吞入數顆,結果巴克球就在腸胃道緊緊吸附住,造成腸穿孔,必須動手術才能取出,建議當孩子玩這類玩具時,家長應在旁隨時關注避免意外發生。

 

圖片來源:YAHOO新聞

 

4.過於逼真的弓箭組

曾有一名媽媽於網路上購入弓箭組,回家後兩個孩子玩得超開心,然而某次才一不注意,弓箭箭矢插入孩子臉上,而且差一點就穿過眼睛或傷及顏面神經,所幸就醫拔除、清創後已無大礙。由於這類玩具過於逼真,若孩子又非常好動,甚至邊跑邊玩,就有可能發生不可預期的意外。

 

圖片來源:南投醫院

關於玩具挑選的文章,阿包醫生已經分享許多篇,但若沒有在安全規範下遊玩,仍可能發生不必要的意外,建議爸媽買玩具或器具給孩子後,仍需在一旁觀察,才能確保孩子的安全。

 

評估兒童玩具安全的五大重點!

關於評估兒童玩具的安全性為大家列出以下幾點:

1. 玩具的組裝零件需牢固

玩具零件及附屬小物件,例如磁鐵、鈕扣等,需注意是否牢固,若容易鬆脫或被拔除就易造成危險。因為孩子拿到小東西就會往自己身上的洞口塞,阿包醫生看過孩子鼻子內有小汽車的方向盤;耳朵裡有BB彈;以及氣管內卡有小彈簧。每每有這些發現,都讓我嘆為觀止!

所以玩具上的零件要避免孩子誤吞或誤塞。再來若玩具附有繩索,是不得超過20公分的,以免孩子纏繞脖子發生危險。最後當然要注意玩具本體有無銳邊,才確保孩子操作時不被割傷。

2. 電力驅動的玩具需確保絕緣及耐燃性

電力驅動玩具就是安裝電池或是內含馬達的玩具,如果絕緣沒做好,可能導致漏電,就有觸電的疑慮,甚至因為電路短路而燃燒爆炸,所以為了孩子的安全,玩具的耐燃性也需要考慮的。

3. 留意玩具中的重金屬、塑化劑、或其他有毒物質

一般認可的安全玩具會測定鉛、鎘、汞、砷、硒、鉻、銻、鋇等八項重金屬之溶出濃度,依規定不可超過重金屬最大容許濃度。

而常見的洗澡陪玩塑膠玩具,內含的塑化劑濃度也是有標準的。因為孩子玩耍玩具不會用手玩,而是「手口並用」!因此玩具上面或是內含物質可能會被誤食入體內,進一步造成中毒或因長期接觸這些環境荷爾蒙而影響生長發育。

4. 購買有「商品安全標章」之玩具

明白安全玩具應具備的特性後,爸媽們該如何為孩子選擇玩具呢?第一步當然就是購買有貼附「商品安全標章」之玩具。以國內的標準來說,合格的產品都必須要有商品檢驗局檢驗合格的「燕尾標誌」。

而專屬於安全玩具的標章,最常見的是「ST安全玩具標誌」及「CE安全玩具標章」:

  • ST安全玩具標章:是由財團法人台灣玩具暨兒童用品研發中心所發出,ST就是Safe Toy的意思,當選購有ST安全玩具標誌的玩具,使用時萬一受到傷害,可依照它所訂立的慰助標準而得到慰助金。
  • CE安全玩具標章:是由台灣驗證顧問有限公司所發出,可算是國際認可的,在歐盟市場CE標誌屬強制性認證標誌,象徵符合歐盟健康、安全和環保規定。

5. 詳細閱讀商品資訊內容

確認玩具有安全標章之後,再來就是注意包裝上是否貼有詳細中文標示,並且要詳細閱讀商品適用年齡、注意事項、警語及使用方法等標示內容,最重要是選擇適齡之玩具供孩子使用,若孩子獲得不適合其年齡使用的玩具,除了可能不感興趣之外,還可能因為年紀過小在操作時產生不必要的傷害。

孩子成長的路上一定會有不少玩具的陪伴,選擇適合其年紀且安全的玩具是做爸媽的職責,雖然有時有安全標章的玩具可能較昂貴,但若孩子能夠玩得開心,爸媽能覺得放心,相信這花費也會是值得的!

 

撰文/巫漢盟醫師

文章來源/診療.育兒故事.阿包醫生

圖片來源/photo-a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