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歲10個月大的男童「剴剴」疑遭保母劉彩萱與劉若琳長期虐待致死,案件目前在台北地方法院國民法官法庭審理中。日前,法庭傳喚了兩位專家證人,台大兒童醫院呂立醫師與法醫研究所所長許倬憲,他們的證詞揭露出一段難以想像的虐待過程,讓現場旁聽民眾聽得心碎落淚。
呂立醫師提供的證詞令人心碎,證實剴剴全身傷勢遍佈,頭部、耳朵、軀幹及四肢總計有42處傷痕,而且傷勢大多集中在過世前的最後一個月。許多傷口仍未癒合,明顯是反覆施虐所致。呂醫師數度哽咽,情緒激動到落淚,現場氣氛格外凝重。
呂醫師指出,兒虐常見的傷害包括瘀傷、掐痕、骨折等,這些通常會出現於不容易跌倒的部位,如臉頰、腹部、大腿等。剴剴的兩側頭部、額頭有大片瘀傷,其中一處甚至達7×3公分,連雙耳、眼眶、嘴角、頸部、指甲處也都發現傷痕。他表示這些部位的損傷非意外所致,而是「大力、反覆施虐」造成。
最令人痛心的是,剴剴的生殖器也有新舊撕裂傷,陰囊皺褶變少,醫師推測可能遭遇性虐待。呂醫師忍不住說:「好痛,真的好痛。」對於法庭中有質疑陰囊顏色變深是否為虐待證據,他也說明此為常見生理現象,但生殖器的撕裂傷「無法忽視」。
呂醫師也針對劉姓保母提供的照片做出評論,指出照片中顯示剴剴從凌晨1點被綁至清晨5點,整整四小時無法自由活動。他質疑保母所謂「保護性綁縛」的正當性,憤怒問道:「被綁住的孩子怎麼上廁所?」他認為這樣的行為,已經是嚴重虐待。
呂醫師表示,剴剴年齡已經可以吃固體食物,但保母卻只餵他冰冷的泥狀食物,甚至懷疑食物來源是廚餘、燒焦食物,而且量少,導致嚴重營養不良。他也駁斥「因磨牙導致牙齒脫落」之說法,強調斷裂的下門牙不可能僅因磨牙所致,「若真如此,可發表論文」。
法醫許倬憲也作證指出,剴剴全身瘀傷嚴重,狀況就像是「遭球棒毆打」,身形瘦弱到「驚見肋骨」,臀部成皺褶狀,顯示長期營養不良。他認為死亡原因應該與長時間的綑綁、罰站、毆打等行為有關,營養不良與肺炎則為間接的死因。
呂醫師沉痛地表示,此案可以稱為「教科書級兒虐案例」,甚至僅次於過去震驚社會的王昊案。他悲嘆剴剴在生命的最後三個月裡,每天都活在「痛、怕、不舒服」的恐懼中,但卻沒有任何人伸出援手。
隨著案件的發展,媽媽團體已發起「終結兒虐六大訴求」,預計5月10日集結凱道,要求政府正視兒虐問題、全面改革托育制度,確保不再有更多孩子像剴剴一樣遭受虐待。這起案件也喚起全社會的憤怒與反思,大家都在問:「我們到底還能做些什麼?」
整理撰文/江睿毓
圖片來源/photoAC
*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,均由《嬰兒與母親》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,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,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,違者將依法處理。聯絡信箱:[email protected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