▲本來應該是開心玩耍的年紀,卻要承受不該有的恐懼與傷害
從 2025年3月起,不少家長陸續發現自家孩子出現異常:不願去上學、情緒暴躁,甚至半夜跪在床上哭喊求饒。
其中「曉曉媽媽」在年初就曾聽到孩子說「老師打人」,但因孩子語氣天真,加上無證據,只好透過聯絡簿詢問。當時老師回覆稱「只是輕微管教」。到了4月,孩子食慾不振,她再度詢問,仍得到「沒有異常」的答覆。直到家長彼此聯繫後,才驚覺班上竟有多達 8名幼童都說過「老師會打人」。
家長調閱監視器後,看到的畫面令人震驚與心痛。短短幾個月,幼幼班累積了近 500 次不當管教。其中姜姓班導師一人就佔了 450 次,另一名涉案者為勞姓教保員。
手段包含:
→強迫餵食、掐脖子:老師把食物硬塞進孩子口中,一手捏住後頸,甚至用圍兜摀住口鼻,孩子掙扎卻動彈不得。
→橡皮筋綑綁:直接用橡皮筋纏住孩子雙手,長達一分鐘才放開。
→肢體暴力:打巴掌、重摔在地、猛打背部。
→羞辱與限制:把孩子塞進櫃子裡、逼迫跪地求饒、罰站等。
家長心痛直言:「這根本不是管教,而是虐待,甚至是接近謀殺!」
5 月初,家長向園方反映,園方只回應「當天請老師離開」。擔心園所息事寧人,家長立刻向議員求助,並由教育局展開調查。
5月12日,又傳出涉案老師的丈夫到園內「私自側錄監視器畫面」,引發家長與官員譴責,警方最後將監視器查扣,以避免畫面繼續遺失。
教育局預計最快 8月底至 9月公布調查結果,若違法屬實,涉案老師最高可被處以60萬元罰鍰,甚至可能被列入終身或1–4年不得任教的名單。園所負責人也將面臨重罰。
同時,因監視器部分畫面疑似遭刪減或遺失,家長已決定提告,盼透過司法讓真相大白,並確保惡質老師永遠離開幼教圈。
這樣的新聞,讓每個爸媽都心痛、憤怒。孩子送去學校,本應該得到細心照顧,卻成了恐懼的來源。除了情緒,我們也需要思考:如何守護孩子?
孩子抗拒上學、情緒起伏、半夜驚醒、甚至退化行為,都是重要訊號。爸媽要相信直覺,給孩子表達的空間。
有疑慮時不要害怕提問。願意開放監視器、透明回應的園所,才是值得信任的選擇。
單一孩子的異常可能難以察覺,但若家長彼此交流,就能更快拼湊出真相、及早行動。
這不只是個人家庭的問題,而是社會安全網。家長除了自身把關,也能督促教育單位加強監督,確保所有孩子都被善待。
虐童新聞讓人不安,但我們也不能因此否定所有教育人員。事實上,絕大多數老師、保母仍用心守護孩子。
身為父母,我們需要在「信任」與「警覺」之間找到平衡,不過度恐慌,但也不掉以輕心。唯有如此,才能真正守護孩子的安全與笑容。
整理撰文/江睿毓
圖片來源/photoAC
*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,均由《嬰兒與母親》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,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,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,違者將依法處理。聯絡信箱:[email protected]